深圳00后大学生用这些“新方法”,助力农户增收
时间 : 2023-02-01 12:02 来源 : 深圳市教育局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深圳一群00后大学生
历经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
用技术研发让果蔬大棚充满“科技范儿”
助力绘就丰收画卷
也让农户笑开颜
2022年,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智光惠农团队研发的“大棚农业智慧生态照明一体化技术”得到应用,通过提升农业大棚的透光率,不仅减少了电能消耗成本,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助力农户增产40%以上。
近日,农户忙着采收各类蔬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大棚农业智慧生态照明一体化技术”也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在增光恒效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希望能够高效地利用太阳能,让农民受益。”项目负责人杨静娴说——
智光惠农团队由深职院13名00后的学生组成,成员来自学校材料与环境工程、人工智能等不同学院,形成了多学科融合的团队力量。
杨静娴现是深职院大二的学生,她一直对科研相关课程非常感兴趣。2020年下半年,刚入读深职院,她了解到师兄师姐在大棚农业照明技术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于是她在原来研究基础上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创立智光惠农团队,开启调研和研发工作。
“我们调研发现传统农业大棚使用的玻璃,受材质、风沙、内部雾气等问题的影响,棚室透光率非常低,因此需要借助补光灯来补光增温,这样一来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增加种植成本。”杨静娴说,为了解决这个补光能耗高的问题,她和团队尝试用减反增透光技术,使用AR高透光玻璃,结合玻璃单面光学镀膜的原理,在大棚玻璃板外部和内部分别涂上防污疏水涂层和除雾亲水涂层。 负责该项目技术方面的成员林晓冬表示,为了让涂层更好地附着在玻璃上,他们走访了深圳许多印刷工厂,了解和学习了丝网印刷工艺,采用这一工艺,团队完成了技术的实现,成功防止了外部风沙堆积和内外部温差出现的雾气。
林晓冬称,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他们发现除了透光率,品种切换难、采摘周期不一致也是增加大棚农业成本的一大问题。
“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中所需要的光照量不一致,传统采用的补光灯光线分布是不均匀的,这样会出现农作物生长速度不一样,不能实现集中采摘就会增加人工成本,种植的品种也会受限。”林晓冬表示,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团队研发了智慧光配方调控技术,利用数据收集和反馈的方式,为不同农作物自动配光,精准补光。“通过温度传感器收集农作物在白天接收的光源值,再通过摄像头判断植物的生长状态,依据白天形成的数据库,夜晚的时候,系统再根据农作物所需的红、蓝光比例进行调配。”
为了保证技术的可操作性,智光惠农团队指导教师赵宁帮助团队联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搭建光配方数据库,为开发智慧光配方调控技术提供重要支撑。
千百次的重复只为了一个数据,反反复复地求证只为了一个结果。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这群00后大学生在一次次实验中完成了对之前技术的迭代更新,终于研发出了“大棚农业智慧生态照明一体化技术”。智慧光配方调控技术凭借低成本、更环保等亮点,获得了5项发明专利授权。
◆在项目的前期研发中,深职院为团队提供了LED植物光谱测试实验室,帮助其团队在完善的设施设备中开展科研,同时还为项目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引领学生“走出去”,在真实的社会应用场景中开展调研。 ◆为了促进项目落地转化,赵宁帮助学生对接社会资源。目前,该研发技术已得到应用,并产生积极的市场效果,助力农户增产40%以上。
农户迎丰收及技术被肯定对深职院的学生而言,既是收获,更是激励。“看着农民叔叔阿姨有好收成、能赚钱,我们一千多个日夜的坚持是值得的。”智光惠农团队表示,接下来还将与贵州榕江县达成合作意向,通过项目扶持当地特色农业,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保供基地做准备,团队希望努力将科技创新成果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内容来源:深圳晚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