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以“六新”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
时间 : 2024-10-17 10:47 来源 : 深圳市教育局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体育现金网_沙巴体育-中彩网开户推荐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发挥优质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完善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支援等办学机制,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门体育现金网_沙巴体育-中彩网开户推荐 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提出“强化优质学校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学校办学机制改革……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新优质学校在价值理念、发展方式、教育样态等方面区别于传统优质学校,更具普惠性、可及性和便捷性,是学校发展新范式,是教育发展的新赛道和新动能。两个文件先后提出“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新优质学校建设内涵探讨与实践行动。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校1736所,新增优质学位199.9万个。全国共有1.6万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和1.5万个城乡学校共同体。北京市积极推进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的“北京模式”。 一、建设新优质学校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加强新优质学校建设,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对于实现北京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1. 新优质学校建设是夯实教育强国基点的需要。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实施新优质学校建设,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让体育现金网_沙巴体育-中彩网开户推荐 的“家门口”学校成为新优质学校,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 2. 新优质学校建设是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 进入21世纪,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逐渐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以回归育人本原、提升学习生活质量、强调学校主动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等为“新”价值追求的新优质学校建设在各地蓬勃开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体育现金网_沙巴体育-中彩网开户推荐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体育现金网_沙巴体育-中彩网开户推荐 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对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提出了明确意见,指明了建设方向。新优质学校在育人理念上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积极主动的学习生活方式,有利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 3. 新优质学校建设是落实北京基础教育发展新思路的需要。 新优质学校建设是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方向。虽然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但也存在区域、城乡、校际发展不均衡问题,特别是随着学龄人口增长,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矛盾更加突出。传统优质学校资源难以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亟须全面提升学校质量,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启动“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2017年,北京市启动“新增优质学校建设计划”,通过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城区对口支援郊区办学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近年来,北京市以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为契机,按照“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的总体思路,即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低水平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优化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在考出学生基础知识、兴趣和思维品质上做加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完善多渠道、新载体的招生培养方式,畅通多样化录取路径和多元化升学途径,多区采用引入优质学校、改扩建学校等方式进一步补充优质学位,为孩子们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一批新优质学校逐渐成长起来。 二、以“六新”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 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把建设新优质学校、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置于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和首都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大局中来定位、思考和推进。 1. 树立“新理念”,把握新优质学校时代内涵。 新优质学校建设是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新优质的教育理念。基于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实际,新优质学校要体现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避免违背教育规律的功利化、短视化行为;二是追求全面整体性的教育质量观,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三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教育发展观,突出发挥学校内生动力对学校发展的推动作用;四是构建多样化、有特色的教育生态观,强调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在上述新理念引领下,新优质学校更加注重在价值体系、治理机制、课程教学、时空资源、数字赋能等方面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体系,促进内涵式发展。 2. 谋划“新思路”,描绘北京教育新地图。 从2014年起,北京市每年都绘制并发布教育新地图,推进教育优质普惠、优质均衡、优质特色发展。例如:2014年,北京市海淀区南部两所薄弱学校合并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由全国教育改革名校北京市十一学校承办,成为教育变革大背景和区域教改新形势下北京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第一批布局调整校。通过集团化办学,一分校在育人方式、课程体系、学习方式及学段贯通上创新,成为新优质学校的代表。再如:门头沟区构建了“横向联盟、纵向贯通”的教育发展新地图。为解决区域间发展差异,该区引进城区名校创办分校,形成“京西系列”学校;通过“城乡联盟”,促进山区与城区学校资源共享;针对老城区学校,实施“小学校·好教育”策略,共谋发展。在高中阶段,支持各校特色课程建设,推动横向分类与纵向贯通,构建以高中为龙头的新优质学校体系,促进教育均衡与特色并存。又如,2024年,东城区促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增加5000个中学学位。在学前教育方面,该区构建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体系,通过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新增600个普惠托位。 10年来,系列北京教育新地图见证了首都教育改革的纵深推进,从学区制、资源带建设到集团化和贯通培养,横向扩大优质资源辐射,纵向打通学段壁垒,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教育网络。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等举措促进了学段、课程与资源的全面融通,为新优质学校的成长提供了坚实支撑。教育新地图不仅是资源分布图,更是北京市新优质学校建设的蓝图,为北京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谋篇布局。 3. 搭建“新载体”,形成新优质学校成长新场域。 北京市将集团化办学作为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有力支撑平台,促进教育供给由单体学校向集团、学区供给转变,统筹全市各区有效扩大集团化办学覆盖面,探索学区、集团内教师使用效率提升和学生联合培养、贯通培养新机制,加快推动一批新优质学校成长。从2015年起,北京市持续多年将此项工作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也列入了市教委重点绩效任务。截至2024年3月,全市集团化办学已覆盖全市中小学的75%。2009年建校的人大附中西山学校,近年来在“市-区-校”三级联动建设机制的保障下,基于人大附中教育集团的优质资源,在课程建设上发力,实现了高增值发展。 2023年,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统筹主城区与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实施新一轮365对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覆盖全市所有乡镇义务教育学校,促进课程、活动、师资、教研、管理等教育要素和优质资源有序流动共享,聚焦学生实际获得,搭建起教育“共同富裕”新渠道。北京市顺义区北务中学与北京第二中学分校结对后,充分发挥两校的优势资源,以沉浸式、体验式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促进两校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载体是由名校直接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区域新建或改建与名校本校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分校或校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大兴分校与实验中学本校实行“一体化办学”机制,师资、课程、教学、活动和招考均坚持“五统一原则”,实现名校、分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门头沟区与西城区合作,探索建立北京八中京西教育集团,在行政管理、课程建设、学生管理、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北京八中本部优质资源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两区教育协同发展。 4. 培育“新动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市多年来实施九年一贯对口直升贯通培养模式,不仅为家长提供了中小衔接的快车道,丰富了入学选择,引导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而且发挥了优质学校文化引领作用,激发了普通初中办学的内在活力,加速了普通校成长为新优质学校的进程。 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16年起,北京市积极探索跨越学段、学校边界的“1+3”贯通实验项目,学生在初二年级结束后进入实验,连续完成初三(1年)及高中(3年)学习。2024年,进一步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优化布局、课程为先、回归培养”思路,优化完善“1+3”培养实验,实验学校扩展到82所学校,培养计划增至6000多人,规模翻了一番。项目高度关注学生成长的连续性与系统性,重视学段间的相互联系,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实现初高中学段的一体化培养。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实施该项目以来,在育人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实践。学校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构建基于科技特色、初高中一体化建设的课程体系,涵盖基础学科知识、跨学科项目、创新实践等多个层面,引领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特定领域深入探索,实现从学习兴趣到学术志趣再到专业能力的转变。 北京市于2008年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探索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科教合作共育人才的培养格局。2023年,按照“大架构建设、小切口试点”的原则升级成立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命名首批18家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市、区、校三级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北京市门头沟区探索“迷你学期制”改革,打破城乡壁垒,因地制宜,开展“迷你学期1.0”课程、“迷你学期2.0”课程和“迷你学期3.0”课程,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自主发展个人志趣;开发贯通培养课程,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教育内涵,也为学生提供了体育现金网_沙巴体育-中彩网开户推荐 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路径。 5. 建立“新机制”,激活优质教育要素流动。 新优质学校成长不仅需要学校内部挖潜,而且需要盘活学校之间、区域之间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全要素流动。北京市通过中考改革、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高中特色发展协作体建设等相关机制建设,激活优质教育要素在基础教育系统内流动,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北京市把以中考改革为突破口的评价改革作为切入点,撬动基础教育领域系统性变革,形成了基础教育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的生动实践。例如:体育与健康学科实行平时成绩加中考测试成绩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形成良好生活态度,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练出健康的体魄,至少达到国家规定的青少年体质良好的标准,进而形成乐观向上、开放自信的心理素养。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对课间安排做出整体统筹优化,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提供更加从容的课间时间,引导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北京市利用考试评价“指挥棒”,引导各学科教育教学聚焦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让中考不再是区分学生的“分水岭”,而是助力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寻求学科兴趣、提升思维品质的“起跳板”,推动有组织的育人体系构建。北京市通过中考改革,向前撬动九年义务教育改革,向后撬动高中教育改革,引导所有学科的教师将教育教学聚焦于新课程标准的扎实落实,通过创新育人载体,拓展升学渠道,逐渐减少单纯以考分升入高中的人数。 北京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以优秀教师流动激活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形成了按需轮岗、自愿轮岗、组团式交流轮岗等新模式。密云区2005年启动教师轮岗,到2021年全区参与轮岗的教师占专职教师的73%,教师交流成为新优质学校成长的关键因素。教师交流形式主要分为城乡交流、区域内流动和学区、共同体内交流三种形式。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科技、人文、数理、外语、艺体等学科领域,分类分批组建各领域高中特色发展研究协作体,旨在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各协作体首批成员校30所左右,覆盖全市50%以上高中。协作体通过专家指导、专题研究、经验推广等方式,强化优质特色高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校际、区际协同发展,整体提升全市高中教育水平。这一机制不仅丰富了教育内涵,也为新优质学校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6. 塑造“新优势”,实现数字赋能学校发展。 北京市积极构建教育数字化发展新生态,推动教育数字化理念深入人心,培育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典型场景。2023年,北京市遴选出首批41所智慧校园示范校。到2025年,将遴选出100所新型智慧校园示范校,中小学智慧校园覆盖率达85%,促进一批具有北京特色、亮点突出的数字教育应用场景落地。如怀柔区第三小学致力于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开发适合学生在线学习的“三槐e课堂”教育云平台,探索出3A共研、1A带研、2A融合三种双师教研模式,发挥学科整合优势,实现优秀师资共享。 2024年5月,北京市全面启动人工智能试点应用,25所试点学校结合实际分别选取了包括智能作业、辅导答疑等10余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作为试点方向。海淀区教委发布《海淀区“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坚持四个基本原则,涵盖九大任务,聚焦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新技术赋能教育变革的新领域,全力推进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海淀区已经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师队伍、学生学业诊断、学生语言学习、学生作业管理、学生体育健康、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落地应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从教育教学制度完善、贯通课程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进行战略布局和落地执行,在形成数字素养建设新范式、助力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打造数字化融合与转型的应用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和成效。 三、体育现金网_沙巴体育-中彩网开户推荐 首都新优质学校建设的未来思考。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体育现金网_沙巴体育-中彩网开户推荐 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北京市的新优质学校建设强调改革传统教育发展方式,树立新理念、谋划新思路、搭建新载体、培育新动能、建立新机制、塑造新优势,是运用新质生产力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 未来,北京市将持续推进新优质学校建设,深化基础教育系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性跃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生命线,主动探索绿色低碳减量的发展范式,从“要素性地解决资源问题”向“结构性地解决体系问题”的方向转变。一是聚焦扩优提质,以提升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工作重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五育并举,优化资源布局,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构建高中分类发展体系,开展教育集团课程创新,实施全域教研新模式,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三是树立新型资源观、环境观,整合学校资源、专业指导资源、社会资源,把无用的作业、低效的课堂、多余的考试减下去,更好地满足孩子们在校内学足学好的实际需求。四是鼓励教师积极主动探索基础知识、兴趣和思维品质相统一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内容来源:中国基础教育公众号
附件:
相关稿件: